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形象,要剖析、判断它们包括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:
1、是日常某种品格、品质、精神的象征。
普通的咏物诗常借用这种形象,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;而这类形象就成了某种品格、品质、精神的象征。如:
菊
郑谷
王孙莫把比蓬蒿,9日枝枝近鬓毛。
露湿秋香满地岸,由来不羡瓦松高。
诗中作者以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,意在说明菊花虽成长在沼泽低洼之地,却高洁、清幽,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大家;而瓦松虽高踞高位,事实上在人无用,在物无成。在这里,菊花让人格化,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、不羡名利的思想品质。菊花就是诗人我们的象征。
2、是现实某种心情、情感的折射。
日常很多情感都要借用诗歌去抒发,并通过诗中塑造的形象叫人去感受。如:
春夜闻笛
李益
寒山吹笛唤春归,迁客相看泪满衣。
洞庭一夜无穷雁,不待天明尽北飞。
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妇之作。前两句,写在寒夜,军中有人吹笛,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,风光恰似塞外。这笛声激起士卒的乡愁,迁客(诗人)不禁悲伤轮流泪,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。后两句,写大雁北飞,这里突出了大雁亟待春季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,也表明迁客(诗人)羡慕大雁只须等到春季便可北飞的自由。诗歌通过刻画笛、迁客、雁这类形象,表现了诗人的哀怨、思念和遗憾之情。
又如:
画眉鸟
欧阳修
百啭千声随便移,由花红紫树高低。
始知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
诗中为大家塑造了画眉鸟的形象:啼声婉转,在山花树丛中自由飞翔,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,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3、是日常某种理想、志向、追求的寄托。
自古志士仁人就不乏有远大的理想,宏伟的抱负,不懈的追求。他们的表达方法不同,一些人总是是把这类情感寄托在诗歌当中,而诗歌中的形象一般是这类情感的寄托。如:
后庭花
吕止庵
功名揽镜看,悲歌把剑弹。心事鱼缘木,前程羝触藩。世艰难,艰声长叹,满天星斗寒。
这首元曲,为大家刻画了一个深夜不寐、忧虑国事的志士形象。他揽镜自照,鬓发已斑。青春年华,却消磨于官场,此刻自哀华年已逝,功业无成。仕途艰险坎坷,愿望没办法达成。进不可以达成救世济民的志向,退又不可以忘情国事,进退两难。他一生的理想追求,功业志向在艰难的世道面前化为乌有,只落得一声长叹。而满天的寒意,正是他的悲哀。
4、是日常某个阶级、阶层的代表。
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里的卖炭翁,他好容易烧出一车炭、盼到一场雪,一路上满怀期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。然而结果呢?他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。在皇宫的使者面前,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,跟着那叱牛声,卖炭翁在从伐薪、烧炭、愿天寒、驾炭车、辗冰辙,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所有、所期望的所有,全都化为泡影!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,通过卖炭翁的遭遇,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,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。卖炭翁这一形象,可以说代表了受剥削、受压迫的广大人民。
下一页:模拟训练